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正文

饱蘸深情写春秋----徐宜发先生个人档案资料被郑州市档案馆名人库录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6  浏览次数:157740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 通讯员田聚成 王长安)郑州报道:铁路经郑州而建,郑州因铁路而兴。在中原大地的发展史上,郑州铁路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原郑州铁路局局长徐宜发先生见证了中原铁道的发展,并用他手中的笔饱蘸深情记录那些难忘岁月。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  通讯员田聚成  王长安)郑州报道:铁路经郑州而建,郑州因铁路而兴。在中原大地的发展史上,郑州铁路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原郑州铁路局局长徐宜发先生见证了中原铁道的发展,并用他手中的笔饱蘸深情记录那些难忘岁月。
  徐宜发,1949年出生于郑州一个普通铁路工人的家庭。1968年他毕业于郑州铁路机车司机学校,走进机务段登上火车头,从司炉到司机经受艰苦劳动的磨炼,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他认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不懂技术和业务,外行怎能领导内行?尽管离开了火车司机的岗位,机型也不断更新,但他依然坚持学习新型机车的原理和构造,不忘“老本行”。凡是乘火车到基层检查工作,他总要在机车上开上一段,理论要联系实际。在他的铁路生涯中,他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高铁动车组列车时代,被称为能开火车的局长。任职期间,他深入调研大胆提出并组织实施机车牵引新的方案,提高运输效率;他亲历亲为参与、见证了我国铁路六次大提速,连续两次创造“中国第一速”;他带领技术人员参加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原之星”分散动力动车组的成功研发,投入运用成了郑州至武昌间一道靓丽的风景;2007年初,“和谐号”动车组开进郑州局,4月4日在运行实验中,徐宜发亲手驾驶在京广线运行时速达254公里,又一次刷新了郑州铁路局的最高速。
  徐宜发肯动脑、勤思考,还把深入一线调研的过程转化为理论成果,先后在报纸、杂志发表30余篇加强管理创新发展的论文,指导生产实践。2020年被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铁道机车专业群技能大师(产业导师)。
  徐宜发喜欢文字、热爱文学,创作了数百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两届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目前仍担任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中,他创作的报告文学《中原铁道奋进四十年》被报刊登载;2019年初,他作为总策划团队成员和铁路技术顾问,参与了我国第一部铁路题材大片、46集电视剧《奔腾年代》的拍摄,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中,东方、浙江等各大卫视先后播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抗美援朝70周年,他创作的报告文学《战地彩云飞》被《郑州日报》连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荣获国铁集团二等奖;在脱贫攻坚战中创作了报告文学《精彩的答卷》《愚公故乡的赞歌》等,其中《“铁老大”帮扶走上幸福路》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征文一等奖;他撰写的报告文学《百年铁路史奋进车辉煌》,荣获河南省纪念建党一百周年征文一等奖。
  徐宜发同志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他创作的数百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资料翔实信息量大,从不同角度记述了郑州铁路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郑州铁路发展史和郑州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个人资料被录入郑州市档案馆名人库且永久收藏,以示对徐宜发同志所做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7月6日在郑州市档案馆,由郑州市档案馆馆长徐宏杰、副馆长姜典昭、高级顾问田聚成共同为徐宜发同志颁发了其个人档案资料被郑州市档案馆名人库录入且永久收藏荣誉证书。徐宜发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关注、支持郑州铁路事业的建设、发展,责无旁贷地协助档案馆收集整理有关郑州铁路方面的历史资料,为郑州中心城市的建设加油助力。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