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合作 » 正文

人民科学出版社改制后面临的严峻考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31  浏览次数:3571
核心提示:中国都市报记者王子云综合报道当前,人民科学出版社已基本上完成了转企改制的工作。但是,从事业单位到企业法人这一形式的转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人民科学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出版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同行

中国都市报记者王子云综合报道 当前,人民科学出版社已基本上完成了转企改制的工作。但是,从“事业单位”到“企业法人”这一形式的转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人民科学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出版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同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人民科学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更大挑战。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制定战略、完善机制,以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把企业做强做大,是人民科学出版社一个十分现实和重大的课题。

QQ截图20160131122958
  观念:“两个效益”靠市场
  讲求社会效益,无疑是出版业的本质要求,但社会效益与市场并非水火不容,相反社会效益的扩大,从根本上说还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强调出版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市场在出版业发展中的作用;出版单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其结果是人往事业靠、钱按企业拿,越搞越糟,单位没活力,事业难发展。出版社双重身份的尴尬处境,不仅背离了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同时也有悖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规则。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版社双重性质的弊端日渐凸显。出版社转企改制,就是要打破目前条块分割的僵化格局,建立统一的市场机制,为出版社的重组和洗牌创造必要的制度前提。
  出版社要想成功实现转企和发展的目标,必须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即真正地从出版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重标准的两难博弈中走出来,充分认识到“出版回归市场”的深远意义。
  首先,要树立市场为本的观念。出版业存在的意义在于生产和提供出版物,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从而实现其社会、文化价值,从这个层面上讲,出版业繁荣的根本在于面向市场。改制后,出版社既然是企业,出版社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和发展战略就应遵循市场规律,要以市场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谋求企业发展。否则,出版业的发展又会走到过去的老路上去。
  其次,正确认识出版的社会、文化属性及其在出版产业中的地位。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追求,是文化产品属性的特殊要求,也是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出版企业必须按照出版业的行业特性和要求,来组织文化产品的生产,即生产内容积极向上、有益于社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并通过市场运作,扩大产品的影响,从而实现出版的社会、文化价值。由此看来,社会、文化价值是对文化产品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要求,而不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层面的依据。
  再次,充分认识市场监督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中,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难免有些人或企业铤而走险,做出“侵权盗版”、“制黄贩黄”等不法之举,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给社会带来危害。这必然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来确保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路:品牌与人才战略
  打造品牌文化产品,走特色发展之路,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出版社从自身条件出发的明智选择。因为各出版社,特别是中小出版社,在人力、物力和历史积累等方面均有其局限性,一味地贪多求全、跟风模仿,就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从而也就失去了开拓市场的利器。此外,出版社实施品牌战略,还要“走出去,引进来”,着眼于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有效地组合国外的出版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打造世界文化精品,走出一条富有潜力和生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出版社的发展与品牌创新,均离不开人才。可以说,人才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出版行业的竞争,首先是在人才方面的竞争。面对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显示的出版竞争新态势,培养和网罗各类人才更是出版社的当务之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成为竞争最后的“王牌”。转制需要人才,转制后的发展更需要人才。只有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出版社才能在转制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出版社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进行人才队伍的规划和建设。首先,出版社要根据发展的需要,科学调整人才结构,合理配备不同类型的人才。其次,要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打造一支稳定的优秀人才团队。第三,要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第四,要重视对人才的培训。一方面,优秀人才也要及时“充电”,以适应市场的新发展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出版社还要创造条件培训现有员工。对企业现有的员工,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把他们安排到最能发挥自身才能的岗位上去,而且要注重对他们的再培训,通过继续学习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和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保障:体制与机制创新
  出版体制创新,是我国出版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没有体制的保证,一切创新都是偶然的和缺乏保证的。出版社转企改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确立出版社的企业主体地位,扩大出版社的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创新市场机制,保障和推动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公司制度为主体,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而展开的企业管理系统。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科学、开放的体制系统,体现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出版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和制度保障。正确地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对指导整个出版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出版管理体制看,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企业管理体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政府授权出版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集团(公司)二次授权给下属企业对本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与管理,集团对企业不只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还是一种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关系,是授权经营与监督协作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种新的管理体制模式,将成为我国现代出版企业的重要标志。
  经营机制的创新,是我国出版企业发展兴旺的关键。出版企业要抓住改革机遇,努力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推进出版事业的发展。
  首先,出版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的作用,积极探索经营机制的创新之路。比如:应该转制的企业要加快转制步伐,需要集团化(集约化)经营的要集团化,需要专业化经营的要专业化,总之要尽快实现企业的规范发展;已完成转制的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公司制度的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要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
  其次,出版企业要再造和强化自身的组织功能,科学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在市场主体的问题解决之后,出版企业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出版的组织功能,为企业发展做出准确定位,制定出科学的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
  第三,出版企业要以市场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集中资源优势,把出版企业做强做大。
  第四,出版企业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以及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创新经营和管理方式,健全激励机制,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